核心提要
  ■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,發揮著安天下、穩民心的作用,既是一個基礎性產業,也是一個戰略性產業。2004年起至今,中央一號文件已連續11年聚焦農業,提出要推進農業現代化,把13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  ■成都地處都江堰灌區的核心區,發展都市現代農業,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更有著千年天府的歷史傳承。我們不僅要“工業強市”,也要“農業強市”,各地各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發展,用抓工業的辦法來抓現代農業發展,瞄準特色和優勢,著力打響更多品牌,實現其生產、生活、生態三大功能的完美統一。
  ■都市現代農業將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,我市農業現代化的主攻方向,要按照“以工促農、以貿帶農、以旅助農”的要求,加快推動農業轉型升級、農民持續增收、農村發展繁榮。
  ■要把保障“米袋子”“菜籃子”“果盤子”作為一項基礎性民生工程,確保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的生產不放鬆,牢固樹立“民以食為天、食以安為先”的觀念,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關鍵環節,切實加強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,確保廣大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  ■水利是農業的命脈,抓好水利設施建設,對現代農業發展至關重要。從防汛角度而言,汛期將至,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本著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,對江河流域、水庫堤防等全面開展安全評估,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,儘快修複加固損毀水利設施,統籌推進、科學務實抓好這項民生工程、生態工程、基礎工程。
  本報訊(成都日報記者 張魁勇 攝影 王熙維)陽春3月,菜花金黃,桃花爭艷,蓉城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。素有“天府之國”美譽的成都,現代農業發展得怎樣?能否創出更多知名品牌?農民增收還有哪些困難?各地重視程度如何?
  帶著這些思考,3月24日至25日,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黃新初前往我市農業大縣———金堂,深入城鎮鄉村、田間地頭,調研現代農業發展情況。他強調,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,既是一個基礎性產業,也是一個戰略性產業。成都地處都江堰灌區的核心區,發展都市現代農業,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更有著千年天府的歷史傳承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,突出特色,打響品牌,用抓工業的辦法抓好現代農業發展,實現其生產、生活、生態三大功能的完美統一,大力促進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繁榮。
  淮口鎮望江村,屬於龍泉山脈的一段,土地乾旱貧瘠,農業發展受到限制。而這,正適合於油橄欖的生長。西中油橄欖公司從西班牙引進種苗,目前種植面積達3000畝。農民通過向園區流轉土地,併在其中打工,增收效果明顯,由此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油橄欖4000多畝,今年種植面積將突破1萬畝。在詳細瞭解油橄欖的種植、加工、經營情況後,黃新初說,油橄欖是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,對自然來講是生態的,對社會來講是經濟的,對百姓來講是健康的,是我們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大方向,希望園區進一步發展壯大,形成規模效應,打響本地品牌,不斷提升競爭力,更好搶占市場。緊轉02版
  (原標題:突出特色 打響品牌用抓工業的辦法抓好現代農業發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l94zlqww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